|
多孔石墨烯是指在二维基面上具有纳米级孔隙的碳材料,是近年来石墨烯缺陷功能化的研究热点。多孔石墨烯不仅保留了石墨烯优良的性质,而且相比惰性的石墨烯表面,孔的存在促进了物质运输效率的提高,特别是原子级别的孔可以起到筛分不同尺寸的离子/分子的作用。更重要的是,孔的引入还有效地打开了石墨烯的能带隙,促进了石墨烯在电子器件领域的应用。
多孔石墨烯材料结构示意图
多孔石墨烯(PG)又称石墨烯筛(GNM)是指在二维基面上具有纳米孔的碳材料。大量的理论和计算表明,PG中的孔是碳原子从晶格中被移除或者转移到表面而留下的空位,其本身是一种缺陷。对Gr进行高能粒子辐射、化学处理都会导致这种缺陷的产生。在制备的过程中,由于缺陷会影响Gr的电学性质、磁学性质和机械性质,尤其在电学性质中,缺陷造成载流子和声子散射,减少了传输路径,从而影响载流子的迁移率,因此需要尽量保持晶体结构的完整性。但孔缺陷并不都有弊,相反,孔缺陷还可以使Gr获得一些新的功能。如,的理论比表面积高达2640m2/g,但由于π-π电子的作用,很容易产生团聚,导致比表面积会出现大幅下降,而PG不会产生此种现象。
多孔石墨烯的理论基础及特性
在Gr中,理想的碳原子排列是六元环结构。 因此,把Gr裁剪成具有一定宽度准一维的纳米材料GNR可以获得两种不同的边缘结构类型——扶手型和锯齿形。具有锯齿形边缘的石墨烯通常呈金属性,而具有扶手型边缘的既可能呈金属性,也可能呈半导体型,这取决于纳米带的宽度。实际上,GNR的边缘是不规则的,并不严格遵守两种边缘结构类型。因为sp2杂化可以将碳原子排列成不同的多边形结构,只要满足特定的对称规律,非六元环的结构就可能出现。并且,轻微的结构变化都将导致两种边缘类型的GNR在导体性质上无差异。在PG中,这两种边缘结构是同时存在的,因此PG的电子结构不仅可以由其边缘的类型来决定,还取决于活性边缘的数量。然而,由于PG纳米孔的周期性和颈宽不一致,以及各个孔的形状和边缘形貌也不同,其电学性质表现出更复杂的行为。
除了对PG电学性质的研究之外,科学家还对GNM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分子动力学研究。当临界孔密度为15%时,GNM开始产生力学响应的过渡,此时断裂应变表现为密度的函数并具有最小值。当孔密度小于80%时,应力-应变曲线表明GNM的延展性随着孔密度的增加而增加,并且强度超过了5GPa。
PG有别于Gr的性质来源于纳米孔的引入。以氧化还原法制备Gr为例,在还原的过程中,表面的含氧官能团也随之被去除,片层间的静电斥力降低,导致Gr很容易发生团聚,这种团聚不仅降低比表面积,还会阻碍其他物质如电解质离子进入到Gr片层中。而PG由于面内不同尺寸孔的引入,避免了团聚造成的不利影响;介孔和大孔可以促进物质的渗透和输运;而微孔则有利于比表面积的提高。纳米孔结构的引入,使得PG具有高的比表面积、丰富的传质通道、可调控的能带隙、高的孔边缘活性、透气性、良好的机械稳定性以及生物化学传感等特性。 |
|